图片展示

听不见却迟迟不配助听器,这5个顾虑耽误了你

作者: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2-12-12 08:34:38

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听力是会不断下降的,这是人自然衰老不可避免的过程,听力作为沟通和交流必备的功能之一。

没有了听力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,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已经通过佩戴助听器改善生活了,而您却还在犹豫要不要配助听器?

如果您听不见听不清,却顾虑万千,不妨先看看这些问题的正解:

1、心理上接受不了

有些人认为助听器是给老年人用的,这样会让他们自己看起来很老:或是聋人才戴的东西,是给残疾人的。

但事实上,助听器作为音量放大辅助听力的医疗器械,只能在还保留的听力基础上放大音量,它和眼镜一样,是功能下降后所需的一种辅助工具,而且长期听力损失更容易加速我们的孤老。

听损患者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别人正常说话的内容,需要通过重复或者大声才能与人交流,这样的沟通不顺畅,容易导致不与人交流,更喜欢独处。内心的孤独,无法接受外界信息的闭塞,会让人们与世界脱节,从心理到身体真正的老去。

相反,能够接受高新技术,接受助听器帮助,享受生活,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,才是真正的年轻状态。

2、怕有依赖性,越戴越聋

很多坊间的流言说助听器戴了就摘不掉,越戴越聋。

佩戴助听器,不会产生依赖性,佩戴时长主要取决于听损患者的听声需求。助听器作为辅助用具,对用户本身的听力是没有影响的。一旦习惯了,突然摘了当然需要花比平时更多的力气去听。

一个有正常听力的人根本不需要配助听器;

一些听力损失并不严重的听损患者,只是在必要或重要的场合(比如会客或主持某些会议)才使用助听器;

听损严重的耳聋患者,因为他们只有在佩戴助听器的时候才能听见声音,所以需要长时间佩戴,这不是依赖,是一种需要,并且这也恰恰说明了,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,极大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情况,这是好事。

这不是依赖或者听力下降了,而是平时助听器真正帮用户省力,听到了,不用的话,自然会很费力。

3、认为没必要

很多老人都觉得,家里人声音提高点就行,或者是,电视声音开大点好了,我这么大年纪了,不参与对话就不参与吧。

先不说家里人为了和老人沟通需要多费力气,可能造成的困扰,不耐烦和累积愤怒等矛盾。

长期不沟通的结果就是认知能力下降,反应力降低,直接表现为:老人一旦开始听力下降,沟通减少后,明显就老的快了,立刻迟钝了很多。

所以确保听力的水平,不间断的沟通交流互动,维持社交等,这些刺激对大脑是非常重要的。趁着听力还没有进一步退化,及时止损,积极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4、听不见了再配

有不少患者认为“助听器越晚戴越好”或“等实在听不清了再配”,其实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很多人以为听力损失就是听不见、听不清,别人说话大声点就可以了,其实听力损失的危害远不止此。

听力损失后,听神经长期没有得到刺激,会进一步的退化,人的神经退化仅需1-2年,而重新训练恢复则需要7年甚至更久。

除此之外,没有了沟通交流,脑部受到的刺激减少后,整体认知水平都会下降,这就是为什么耳朵听不见不叫做“失听”,而叫“失聪”了。

且听力损失的时间越长,对听神经的刺激就越少,听觉功能的下降就越明显。并且,听力下降会使听损者不爱与人交流,容易孤独自闭,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,还会加速老年痴呆的过程,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,加大了遭遇意外伤害的风险。

因此,当出现听力损失时,请尽早进行听力测力,进行听力干预,选配合适的助听器,越早戴效果越好。

5、助听器可以治好耳聋吗

戴了助听器耳聋就治好了吗?

可以肯定的回答您,助听器无法治愈听力损失,但是,助听器是应对听力损失***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
助听器能够延缓听力衰退,但不能治愈听力损失,就像戴眼镜一样,摘下眼镜,还是会看不清楚,但不戴眼镜,生活则有诸多不便,视力也会越来越差。

若出现听力下降等问题,勿讳疾忌医,应积极处理,尽快到医院检查,早发现,早干预。

积极参与干预治疗是极重要的,解开对佩戴助听器的误解。


你的喜欢,就是我坚持写下去的能量器
好文推荐
已有50人推荐
文章推荐

Copyright @ 2022 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   ICP备案号粤ICP备16014478号    

Copyright @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      

ICP备案号

 

-全国服务电话-
18607558884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