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展示

生活中***容易被忽略的9大听损隐患(下)

作者: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2-10-08 16:29:10

除了先天性的听力丧失外,许多听力损失在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。

提高安全用耳、保护听力的意识,也许就能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。

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,那些生活中易被忽略的听损隐患以及避开它们的方法

点击阅读>>>生活中***容易被忽略的9大听损隐患(上)

5.飞机升降时多做吞咽动作

飞机起飞、爬升或下降,气压会发生剧烈变化,对耳膜产生影响轻则造成耳朵不适、耳鸣,重则可能造成耳朵极度疼痛、头痛、耳膜穿孔等,影响听力。

6.远离噪音环境

噪声可造成听觉系统***性损害,是***常见的听力致残因素之一。日常生活中,KTV包间、手机的音乐声过大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。

噪声还具有累加效应长年累月受到刺激,会造成耳部器官的疲劳,内耳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,也就是听觉感受器提前老化。如果情况严重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死亡,会导致***性耳聋。

所以,别让耳朵长时间暴露在巨大噪音中,才是上上策。

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,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,早做治疗。

7.正确使用耳机

我们的一些使用耳机的不良习惯,更是加重了对听力的危害

一般建议,戴耳机要遵循“60-60”原则,即耳机音量一般不要超过***音量的60%,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。

另外,建议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到4小时,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

8.慎用耳毒性药物

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,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。

耳毒性药物致聋与药物种类、用药剂量、用药时间及途径、内耳的药物浓度、药物排泄速度、遗传等因素都有关系。症状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,也可发生于停药数日、数周甚至数月。有些耳毒性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是暂时性的,但多数是***性的

所以,这些药物一定要警惕,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服用。

9.注意休息,不要熬夜

突发性耳聋有病毒感染、血管因素、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等多种原因,但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。

从临床上看,长时间熬夜、休息不好、身体处于疲劳状态、情绪紧张等都是诱发因素

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,可能因为工作紧张、生活压力、情绪刺激等原因,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。

所以,一定要注意休息,不要疲劳工作,更不要熬夜。

生活中存在听损隐患,危害听力。我们一定要定期做好听力检查,一旦出现听力下降,听力损失,尽早的干预。比如佩戴助听器,使听神经和听觉中枢,得到足够的声音刺激量,就可以减缓听觉的退化速度。

喔爱思助听器G系列,秉持对自然音质与高性价比的双重追求,喔爱思助听器重新定义千元助听器品质,为轻度至极重度的用户提供清晰、自然的聆听体验!


你的喜欢,就是我坚持写下去的能量器
好文推荐
已有23人推荐
文章推荐

Copyright @ 2022 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   ICP备案号粤ICP备16014478号    

Copyright @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市拓思迪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      

ICP备案号

 

-全国服务电话-
18607558884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