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某些听损人士家属不了解听力损失与听觉康复。有些家属们心里会纳闷,为什么老人家戴了助听器,和他们交流还是不如正常人?
事实上,助听器并不是***的:助听器无法替代大脑去分辨言语声音;助听器无法瞬间挽回长时间的听觉退化;戴上助听器之后的矫正听力与正常听力还有差距;因此,助听器佩戴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。
在这个适应过程中,家属应该如何配合呢?
1.刚开始佩戴的时候,助听器以舒适度为主,音量偏轻,因此,刚开始讲话前,需要吸引助听器佩戴者的注意。
2.对于大声音,助听器会产生压缩,反而清晰度会下降。此外,大声音可能会造成听损患者不舒适。甚至有听损患者会认为家属态度不好,造成不愉快。
3.尤其是对长期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来说,中枢神经处理声音的能力下降,无法分析快速的语言,因此需要家属适当放慢语速,吐字清楚地与患者交流。
4.与正常听力人士一样,交流不仅仅是听声音,能看到表情与手势有助于交流。家属需要鼓励助听器佩戴者与您面对面交流。
5.与老年人拉拉家常,聊聊回忆,一起享受交流的乐趣!
6.噪音是会影响交流的,正常听力人士也深有感受。而听力损失人士,更容易受到噪音干扰。在聊天的时候,可以关闭电视机/收音机,尽量不要七嘴八舌,一个人说完,另一个再说。
7.佩戴助听器之后,我们无法确保每一句都听得清楚。如果其他人不了解其有听力损失,说话语速可能会偏快,导致交流不畅。因此,有时候需要向其他人说明听力损失情况,请对方重复一次,说话慢一点。
听力损失人士想要很好地受益于助听器,家人的耐心与科学的交流技巧至关重要。希望每一个听力损失都能很顺利地度过适应期,再次成功地享受美妙的交流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