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听器是帮助听力损失者改善听力,从而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的一种扩音装置。
助听器有4种基本类型,即:盒式、眼镜式、以及耳机的耳背式和耳内(耳道)式。
一、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
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以及人口老龄化,使得对于助听器需求不断上升,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上升。
数据显示,2013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3.09亿元,到2020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8.21亿元,2013-2020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了152.1%。
数据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分类型来看,2013-2020年中国各类型助听器市场规模均保持增长,其中深耳道式助听器市场规模增长***快。
到2020年我国盒式助听器市场规模为15.43亿元;耳背式助听器规模20.23亿元;深耳道式助听器规模18.38亿元;其他助听器规模4.17亿元。
数据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相关报告: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-2026年中国助听器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》
二、助听器行业供需现状
据统计2017年我国助听器产量为1925.2万个,2018年受出口订单快速增长的影响,我国助听器产量增长至2622.8万个,2019年产量为2895.7万个。
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,我国助听器海外订单下降明显,2020年助听器产量及进出口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。2020年助听器产量降至2402.4万个。
数据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2013-2017年中国助听器进口量保持快速增长,2017年以后助听器进口量逐渐下降,到2020年中国助听器出口量下降至141万个。
主要是由于过去中国助听器虽然发展迅速,但是生产的产品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,技术水平较低。随着近些年中国助听器行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,在高端助听器领域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。
数据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中国助听器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量,2019年中国助听器出口量达到1831.2个,接近进口量的10倍。
主要是由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,生产的助听器足够满足国内的需求,再加上中国助听器成本相对来说较低,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,因此中国助听器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量。
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,中国助听器出口量为1180万个,同比减少35.6%。
数据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三、助听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
1、小型化
从19世纪末的桌面大小到20世纪末的重量不足一克,助听器外型尺寸越来越小。尽管目前还未找到进一步大幅度减小助听器外型尺寸的有效方法,但作为趋势,助听器肯定会越做越小,越做越美观。微型助听器不仅是制造商的希望,更是广大助听器使用者的要求。
2、个性化
随着相关听力知识的普及,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听力,同时也会发现听力损失完全相同的听力障碍者极少,每个听障者的听力状况都有其特殊的一面。因此,为每个听障者个别定制助听器以保证使用效果必然会成为发展趋势。
3、智能化
要想进一步提高助听质量(比如清晰度)就必须使助听器具备记忆能力、重新编码能力等“智能”,比如抗噪声、声源定向定位、音质定位等各类类耳蜗性能。这一切,需要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。
智能化助听器已经开始受到广泛重视,但作为商品还远远没有成熟,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特殊用户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