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听力辅助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是听力补偿的辅助设备,如助听器和辅听器,属于二类医疗器械;
二是听力植入物,主要包括人工耳蜗植入物和骨锚定植入物,属于三类医疗器械。
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《2022-2026年助听器企业创业板IPO上市工作咨询指导报告》分析:
助听器是用来补足听力损失所造成的缺陷,以提高其与人会话交流能力的仪器。助听器细分品类多。
助听器行业的市场产业链
助听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以芯片等各类电子元器件组成,中游主要以助听器生产销售企业为主,下游则主要是听力服务机构,也有通过线上、零售渠道直达终端消费者。
数字助听器成为主流趋势,有望逐步取代模拟助听器。
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会随着频率的改变而不同,不同的听损患者在不同频带上的听力损失也会存在一定差异,因此单一 将所有采集声音进行线性放大的模拟助听器或面临淘汰。
目前模拟助听器虽由于其价格、 大功率等优势,尤其在低端助听器市场仍然享有一定的空间,但未来我们认为数字助听器 会逐步取代模拟助听器成为主流产品。
助听器行业的市场前景
以助听器为代表的听力辅助设备市场一直备受关注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32%有听力障碍,如果按一台助听器7000元的单价计算,市场空间约为5000-8000亿元。
目前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,而听力损失影响全球有超过十五亿人,其中有四点三亿人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,分析师预测在2050年,会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,差不多有二十五亿人会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,其中至少七亿人需要康复服务。
全球助听器市场规模超 60 亿美元,我国占据全球约 15%的市场。近年来,全球助听器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。
根据公开发行说明书,预计 2025年全球助听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3.3 亿美元,5 年 CAGR 为 5.25%;
我国人口 基数大,助听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。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0.7 亿人民币, 5 年 CAGR 为 6.11%,高于全球市场增速。